【十年中国风】让马斯克惊叹的“基建狂魔”为何难复制******
中新网北京10月4日电 题:【十年中国风】让马斯克惊叹的“基建狂魔”为何难复制
记者 左宇坤
“9个小时完成一座火车站的改造工程”“589米长的四车道立交桥夜间8小时拆除”“3万吨车站平移288米,还来了个90度转身”……
这十年,如此种种高效的中国建设速度,在海外社交平台被外国网友称为“基建狂魔”,被频频围观,并火回国内。甚至,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也曾在社交媒体上转发“9小时改造火车站”的视频,并赞叹中国先进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
“基建狂魔”圈粉世界,直观是海外舆论场对中国基建能力的惊叹和钦佩,背后则是西方对难以复制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感慨。
中国基建史,是一部逆袭史
“高山大海也无法阻止中国修路的脚步。”英国一档著名汽车节目曾将镜头对准了中国的高速公路网,主持人在节目中连连赞叹,“不是因为地形有多简单,是因为中国人有强大的信仰。”
1988年之前,中国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而截至2021年末,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09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曾经,广西第一趟进京列车需要运行60-70个小时,如今南宁至北京最快高铁仅需10.5个小时,实现“半日达”。目前,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大桥总长度世界第一;公路桥和铁路桥总量超过100多万座,数量世界第一;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使2000公里范围可4小时通达。在这背后,是“基建狂魔”集中力量办大事,一路向前完成逆袭。
如今,中国基建还走向国际,向世界分享中国速度。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佩列沙茨大桥等一大批以中国标准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海外加速落地,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
“就连批评中国态度最坚决的人也惊叹于该国建造桥梁、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能力。”华尔街日报2021年4月5日曾刊发文章《美国羡慕中国的基础设施,但要模仿它并非易事》称,两国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制度,在改善基建方面美国可以直接运用的中国经验可能有限。
港珠澳大桥。 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中国基建史,是一部奋斗史
纵论古今,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到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超级工程,中国人的骨子里从来不缺 “基建魂”,也不缺愚公移山的精神。
“中国速度”的诞生,离不开中国现代化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的恒心,敢啃“硬骨头”的决心,以及民众的万众一心。
为了世界上首条环沙漠铁路线“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的最后一块“拼图”——和若铁路早日通车,在施工高峰期,建设者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零下20℃的严寒里坚守岗位,最后用时仅三年多让和若铁路实现通车。
在跨越琼州海峡的电力联网工程中,为了按时将海缆从临时泵站转移到终端站,100多名村民团结一心,经过多次演练,靠肩挑背扛成功搬运了海缆,令外方都大加赞叹。
“从跨越大江大河到穿越山谷溶洞,从稳固高寒冻土到抵御14级台风,还要兼顾保护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文物……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建设者,会遭遇如此复杂的设计挑战。但破解这些世界级难题,造就了世界级工程和世界级建造队伍,使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基建强国。”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副院长王玉泽说。
日前,被称为“国际工程界诺贝尔奖”的2022年度“菲迪克工程项目奖”揭晓,中国斩获九个获奖项目中的三项,成为获奖最多的国家。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复兴号动车组风驰电掣,港珠澳大桥碧波横卧,天山三线公路物畅其流,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傲立于风暴海域……大江南北,一个个重大基建项目在速度与激情中落地,勾勒出中国发展的新坐标。
中国基建史,是一部创新史
曾经,摆在“基建狂魔”面前的主要难题是地图上的山海湖泊、设备里的技术难关。如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也逐步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亮点。
2022年各省份纷纷提出新基建投资计划,有的地方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有的则明确“加快”,“十四五”全国投资规模或将超过15万亿元。
新基建带来大放异彩的“云”业态运作在“云上”,落笔在“脚下”。数实融合,各地澎湃进行中的传统基建、新基建项目,承载着扎实增进百姓福祉的愿景。
来自偏远山区的农家,借助顺畅的直播、通达的物流,可以把特色商品卖到全国。
依托于5G网络,医生所在的主操作台和患者所在的操作台可以跨越山海,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偏远地区民众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远程指导与诊疗,让信息多跑路,让病人少跑腿。
……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并着力构建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重塑出行时空,增进百姓福祉。各种数实融合的基建项目带来的种种新技术、新体验,是“基建狂魔”在用决心和艰辛书写民生实录,圈粉世界。(完)
《5·12汶川——疼痛的笔锋》代后记****** 王晓晖 1. 大地震过去3个月了。 从灾难中走出的中国人,拍打了地震废墟落在心上的灰尘,揉过红肿尚未消尽的双眼,惊艳在鸟巢烟火喷薄绚烂的繁华之夜。 那一刻,鸟巢在跳舞,从大地舞向天空;那一刻,北京在跳舞,从过去舞向未来;那一刻,北京奥运凝聚着全民的期待,挑高了中国人的幸福指数。 生活可以这样的美好——只是有些人已经不能再看到。 那些在山川土地的碰撞中瞬间消失的人,那些我们还未曾谋面命运已突然改变的陌生人,留给我们身体和心灵的疼痛,依旧清晰和真切。“向大地震索要更多的财富”——这句在大地震的报道中重复过无数次的话,今天,依旧在我们的心底大声响起。 “向大地震索要更多的财富”——从国家的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社会结构的合理构建与和谐营造、新闻行业的自身突破和社会责任……到一个媒体的壮大和长高、一次报道的深入与实现、一个记者的锻造和打磨……都必须向有国人太多付出和牺牲的大地震索要到更多的回报。 这便是大地震3个月后,中国新闻社还执意要出版这本报道经验集的原因,尽管我们并不想再回望淋漓的鲜血,尽管又有奥运报道撕扯着我们的敬业与精力。因为投入过,伤痛过,然后我们要长出骨头。因为深思着,惕厉着,或许才会走得更远。 2. “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将是美联社记者”——美联社在出版自己记者的报道集时,把穆罕默德•甘地的话这样骄傲地写在它的扉页上。 “最多的时候,中新社五十六位将士在四川灾区,这个数字,超过任何一次突发事件和重大报道”;“最多的时候,中新社一天发稿数达到四百多篇,这个数字,刷新了中新社五十六年的历史”——我们也很骄傲,在汶川的旷世灾难发生时,中新社以前所未有韧性和力量站立在大地震的现场,展示了她前所未有的方向感和爆发力。 3个月后,这种充满方向感的爆发力令人生发出守土有责的骄傲。但3个月前,在信息尚不周详,指令尚不明确,硝烟未散、惊魂未定的张惶与混乱中,能够明晰地判定方向、界定线路、布局兵力,也并非一件简单明了的事情。 我们可以相信并作为判断依据的是:2008年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的中国,经历了国际化的洗礼、全球化的磨砺;2008年的中国,已经是成年的中国,经历了少年的轻狂、青年的迷惘、30年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30年的摸索、疼痛和积淀,使中国多了平实、理性和成熟。 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重要细节还有:中国已经有了《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中国三级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逐渐规范化和专业化。 中国的进步赋予包括中新社在内的中国媒体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选择的力量,这力量正化作悲情迷茫时刻无声却坚定的方向感,它使我们在回首汶川大地震报道工作时可以庆幸,我们因此没有彷徨缺位,没有南辕北辙。 3. 当小孙第一次穿越八百里死亡线,当老贾料理好他的相机他的武器第二次飞赴灾区,当老社长肖老师经过千百次的追问、拼抢、核实,终于拿到发现失事飞机残骸的独家第一手消息时……我们就在悲情与感动中体验到,中新社采访实现能力在跳跃性地增长。 采访实现能力——这个总在寻常日子里掣肘我们的经年累月的老难题,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不平常的日日夜夜,得到了艰苦卓绝的突破、再突破。所谓“中新风格”,不能来自网上信息和一纸文稿的剪切与粘贴,不能远离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只关“风月”。正如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强大的国防,就没有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中新风格”也必须用采访实现能力一次再一次地予以证实,“短、快、活”必须用“现场和立场”的速度、力度和深度去支撑,“中新风格”可不是可有可无、花里胡哨、飘在空中的形容词。 所以,让采访实现能力在寻常日子里保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自然地成为中新社“后震报道时期”的新问题:在没有大地震的外在震撼力、在失去悲情迸发出的巨大内趋力、在没有官方与民间、各个阶层与团体共识并形成合力的情况下,我们的记者能否还有克服种种令人沮丧的摩擦力、进行第一百零一次追问的执着和勇气? 当然,体制要完善,管理需提升,社会应更宽容,新闻的责任和空间将更大。我们,则应该在期待环境变更的同时,强身健体,练就点功夫。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总比抱怨离目标更近。 4. 当永志的背在思索中变得更深邃,当小夏的眼睛熬得更红更英俊,当丹鹰的嗓子由喑哑变得更斯文,当大地震后方报道组的激情飞扬在一个月后变成才思枯竭的执着守望……我们深知:现代战争没有后方,前方多么需要一个强大的、战时状态的后方。 在弄清楚虽然身在后方但没有任何理由推诿、懈怠甚至游移时,我们历时一个月的清晨策划就开始了。思路大致有三:第一,依循前方救援和重建工作的角度,依循大地震中的爱与勇气的角度,进行特别策划;第二,依循科学解释、科学救助、科学重建的角度,进行科学的回答,解疑释惑;第三,依循对历史重大事件的思索,官方对大地震前所未有、举世公认的处理,从向大灾难索要大财富的角度,进行综述和评论。三者归一的方向,就是前方:前方在想什么?前方最需要什么?读者最关心前方的什么? 想要作一个前后契合与呼应的后方、作一个不辜负前方的后方是不容易的。尤其在前方物质的路和信息的路相继断掉的情况下,后方在数量上的补足、在质量上的补充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的收获是,通过一个月清晨策划、之后采访和写作、下午到黄昏出稿这样一个近乎残酷的工作流程,中新社一批年轻的记者极大地展示出他们善良和敬业的本能、才华的挥洒和流动、深度的探索和超出想象的耐力和韧性,它们随着大地震报道喷涌而出,成为中新社极为珍视的又一笔财富。 我们的遗憾是,因为思想深度和宏观关照不够,因为前后方力量整合不够,因为后方资源盘整和调动不够等原因,我们的报道还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力度和深度。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企及的时候,独家的观点和独家的视角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负有向世界说明中国使命的中新社,必须在追求速度与亲和力的同时,提供力度、深度和更多的向度。 5. 幸好大地震结束了,它也是一个开始;幸好中新社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幸好时代在快板和慢板的交错中进步,环境在变,蓝天会越来越多。 我们在期待中乐观,在乐观中努力。 我们会在新的起点,再次出发。 (历史资料)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